论《费曼学习法》与个人哲学体系建立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浏览网友的blog,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整个费曼学习法,我读了之后深有启发,并且产生了一些感想,故记录之。

1. 费曼学习法 与对哲学知识学习的分析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原则是:“输出是学习最高效的方法,学习也是为了输出”。用文章里的话来说,学习的本质是输出而非输入。论文中列举了一个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大概如下:

  • 听别人讲 5%
  • 自己阅读 10%
  • 视觉+听觉 20%
  • 与别人讨论 50%
  • 将知识用于实践 75%
  • 教授给别人 90%

    这条核心原则可谓是十分正确。我是认同的,我的经验也佐证了这一点。如果要是再进一步,更应该是:

1.1. 知识的获取性——必须有实践,最好有反馈

知识很难通过文字和书本获得,而应该通过行动和反馈获得,通过辩论和反问获得,通过吃亏和挨骂获得,通过亏钱和痛苦获得。所以,除非是特别善于总结的人,否则活好这一生的方法只能是——多去冒险,多去经历。越是宝贵的知识越是如此。一个人的action越多,那么他的reward(或feed back)就会越多,如此其迭代起来就会更快,无论策略有多糟糕,他都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结果。

1.2. 系统化是个陷阱

系统化的书籍——尤其是系统化的哲学书籍和方法论书籍,害人利己。一个人不可能通过一本系统化的哲学书籍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全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方法论书籍同理,一个人很难通过一个系统全面的方法论书籍学会某个方面的系统的方法。甚至,由于这些书籍过于系统化,导致读者甚至在阅读完这本书的当时感觉十分有理,但完全不可能将其活学活用,更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遗忘。因此,比起系统化,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样例性的、特殊的故事(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虚构的情节),都能够让人更有领悟——而这样的领悟多了,才有可能达到“悟道”的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三观的成熟、方法论的构造都不是通过系统的书籍而实现的,取而代之,它们应当是通过个体自我不断地总结和自我深化一点点锤炼起来的。

1.3. 三个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如果再进一步,应当问出如下问题:

  1. 既然系统化的书籍无法带来系统化的收益,那么较碎片化的阅读,具有长程关联的、复杂综合的阅读和类似体验,其意义在于什么?还是说,其本身就没有优势?
  2. 虽然学习的意义在于输出,但是输出本身就是个笨方法。比如看一篇文章只需要5分钟,而写一篇起码要30分钟;观看一个视频可能要10分钟,但是制作它或许可能会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既如此,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二者的“功” 虽然是输出大于输入,但是效率本质上差距不大呢?–> 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对费曼学习法的一种质疑,hhh。
  3. 一个人应该如何构建起自己的经验系统?

1.4. 目前的回答

  1. 虽然系统化的书籍无法获得系统化的收益,但是这种综合的、长程的体验在以下地方具有较碎片化信息收集更大的优势:
    1. 由于投入时间、深度的不同,这种方式可以带来更深的印象和体验。是的,仅仅是印象和体验。笔者不相信读书会有所谓“潜移默化”的效果。
    2. 这种书籍可以带人去独立思考,深入思考。前提是:
      1. 读者不能被淹没在自身阅读欲望的海洋里。读者必须懂得要歇歇脚
      2. 作品本身是深刻的。
  2. 针对问题2,我倾向于认为这里存在一种平衡:输入与输出总体的效率不存在差距。但是,但是,人性却人工弥补了差距,因为:
    1. 由于浮躁和图快,一个人很难对一个对象进行多次的观察和理解。例如一篇文章,很难有一个人会愿意阅读他7,8遍,因为人类会觉得枯燥。但是,人很愿意创造一个文章,花费这7,8遍的时间。
    2. 输出是知识的最终体用。对于那些只能输出一次的知识(假如世界上有),那么通过输出学习它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输出本质上是为了熟练。熟练,就是灌在脑子里,反反复复地灌。输出相当于是实战演练,相当于写作题,而阅读和输入,大多数时候仅仅是判断题。
  3. 针对问题3,笔者认为这个经验系统不存在构建的问题,只存在更新的问题。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原则提供了一种非常不错的idea,因为可以注意到,大多数时候人们是处在“经验”阶段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直觉性的判断,在左右着我们的行动。一般而言,这种判断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过往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幼年的家庭教育;
    2. 极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书籍、电影
    3. 其他经历
    4. 身边人的行动,尤其是类似于同学、同事的行动和规划。

而罕有人,在进行决策时,尤其是重大决策时,思考过如下问题:

  1. 一个人无论多有钱、多出名,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会失去意识、失去世俗的一切一切,什么也不会留下,即使是孩子、作品,也和自己再无瓜葛。我——会消失。而世界上的其他人,也和“我”一样。
  2. 我做的这个行动,究竟有多大程度上来自于情感,多大程度来自于理性。情感是合理的吗?这个情感是不是在纵容我,是不是单纯为了肉欲?理性是合理的吗?这个所谓的“理性”,是不是只不过是屈服于金钱、名气、其他人类似的操作而产生的结果?
  3. 这个行动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变化?

    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打小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已经形成了我们的哲学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这个体系默认运作,从而让一大群人通过交流表现为一个人。一个典型的这种体系或许可以这样描述:

    1. 生死问题:走一步看一步。还是个很遥远的问题呢。
    2. 钱:越多越好
    3. 工作学习:要比身边人好,总之不要是最差的,越好越好
    4. 休息:越多越好

当面对一个难题,在这种体系下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套用这个模型:首先是生死,大概率不会死,拿下一个,钱,嗯,然后是工作强度,休息程度,最后大多数人权衡这三个,得到了一个结果。

当面对一个任务,比如一场考试,一个科研,一个项目,人们也会套用上述模板,首先看看这个考试的reward,啊,是成绩。然后就开始,reward越高越好。怎么样能够越高呢?——这就涉及到了方法论书籍的市场。这些书籍就是在这里,他们告诉大家,怎么样可以多挣钱,怎么样可以进好学校。大概总结起来会是以下方法论:

  1. 学习身边优秀的人
  2. 大量的时间
  3. 不停止

    以上三条是大多数人经常在用的方法论,也是最直接的。

1.5. 沉沦体系的问题

海德格尔曾经为无法独立思考、随着随机信号和外界信号而流转的人起了“庸人”的称谓,并将这种状态称为“沉沦”。这些措辞都带有贬义,其实完全可以换个词。不过,以上的三观和方法论存在什么问题呢?或许只是短视。

短视就是近视,就是由于看得太近,所以一点点走弯了,最后几十年来回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那时候他们也不会自我反思,因为“难得糊涂”,因为自我反思也不是一个短视的人、一个无法深度思考的人所能拥有的能力。当然,这些人也很傲慢。

为什么笔者认为他们短视呢?因为这套体系——这套对世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途径,都太零碎,太简略了。作为对比,不妨论述一下一套整体的体系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1. 能否接受自己的死亡
  2. 既然能够接受自己的死亡,能否思考活着的意义,并为自己定义它
  3. 既然为自己定义了意义,能否思考:怎么做?

    个人理解,这就是一整套体系所应该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会让人开始审视“我”这个哲学概念,然后焦虑、压力、就消失了。第二个问题,会让人真正开始内发的、自我地、开始寻找价值和方向,于是现代化以来、分工以来、商品经济以来社会对人的奴役和异化就消失了。第三个问题,则开始进入到方法论层面,积极地督促一个人的成长。

这三个问题都是有陷阱的。如果人生没有走好,就会掉入陷阱里,他们分别如下:

  1. 问题一的陷阱:
    1. 放弃思考。因为恐惧死亡而选择宗教或科学等麻醉药
    2. 放弃思考。不去对未来进行规划,而是做一个瞬时性的人
    3. 正确的做法:生寄死归。面对死亡,才能知道怎么活着。
  2. 问题二的陷阱:
    1. 虚无主义。放弃定义任何意义。
    2. 古典道德哲学。不是自己寻找意义,而是从规训和教条中给自己定义意义
  3. 问题三的陷阱
    1. 意义大于人。
    2. 暂时没有想到。。。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构成了哲学的究极之问。主流的哲学认为,旧哲学的究极之问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于是人们给出了各种答案,最后人们发现,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问:“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人们又给出了各种答案,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到达最后的问题上:“怎么样去了解世界,怎么样去研究人?”

可以发现,前两个问题在发问时,更像是一个客观的、静立的姿态的发文,而第三个问题,则必须得有一个主体,必须得有一个“人”这样的东西去干,对吧?有人把上述三个问题理解为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此事暂不展开,单论这三个问题,可以发现,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思考者(海德格尔的所谓‘此在’)来入手。对于思考者,那么在建立其哲学体系之前,它大概率已经被社会给染色过了,熏陶过了,沉沦过了。所以说,笔者认为,笔者所提出的三个问题,是令这些人首先觉醒,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独立的人,然后再开始根据自己的行动和世界的反馈进行自我优化的第一步。于是,这些哲学问题,才是亟待解答的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即:

  1. 能否接受自己的死亡
  2. 既然能够接受自己的死亡,能否思考活着的意义,并为自己定义它
  3. 既然为自己定义了意义,能否思考:怎么做?

于是一个“独立”的人想必也能直接对以上问题给出答案:

  1. 可以接受自己的死亡
  2. 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当自己死去时,想到活着的日子里,为这些意义所作的事情,不会后悔。
  3. 自我构建起了一套方法论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之。

这或许是一种构建起三观体系的最好方式。到这里,学习就可以展开了。

2. 方法论的理解与实践中的差距

《论语》和《荀子》,第一章都是在劝学,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一种面向社会的功用性的学说,学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后来,在南宋时,程朱将《大学》和《中庸》放在了前面,《中庸》自然也是一种观念和方法论,但是《大学》,《大学》却很特殊。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第一个统一了人生的意义和方法论。他直接规定(这从现代的眼光看是不好的)人生的意义是“明明德,新民(理学解),止于至善”,并给出了世俗版本的意义:“平天下”。虽然到现代社会,从齐家直接过渡到治国就很扯了,但他确实给出了方法论:“格物,致知,正心,修身,…..” 这个方法论是如此的朴素,以至于格物致知能搞出一万种理解和诠释。这也是儒家的弱点了。后来,儒家又通过搬弄《周易》给出了另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套更加复杂,也更有意思,简单而言是以下几点:

  1. 变化的规律。否极泰来,剥极而复,未济。
  2. 中与正的美感追求和在社会中的应用(蒋介石名字的由来)。

    虽然周易里存在阴阳,但这不代表周易深刻地反映了矛盾的变化规律和斗争的规律。更可怕的是,上述介绍中的第二点,对于六爻位置的展现,常常会遮蔽住“易”,也就是变化的主导作用,这使得周易的价值很难发挥出来。

    现代网络上很喜欢论述毛泽东的方法论,尤其是里面的“斗争”理论。这套理论总体上被写入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中,总结一下(参考这篇过去的笔记)或许是:

    1. 矛盾是两个主体为同一空间下产生的拮抗性质的运动,它是普遍的,但是每个运动都有自身的特点;矛盾的双方是同生共灭的,但是这个双方大多数时候力量都不均衡,并且会彼此斗争。
    2. “理论”的获得是困难的,首先要先通过实践来产生一些经验,然后再对经验进行归纳抽象形成真理。最后,还要把理论用回到实践里,这才是一个不错的正循环。最后一条是绝对的,一切以实践为准,因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的道理都是很朴素的,但是,他们会存在一些问题:

  1. 变化本质上就是趋势,也就是“微分”,“导函数”。预测变化是最困难的事情。所以,单单提起变化,没有涉及到关键,关键应该是,如何去准确地预测变化?
  2. 矛盾固然是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但是如何去寻找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例如,“落后的生产力”算是一个合理的矛盾描述吗?“美好愿望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又算是一个恰当的总结吗?所以,矛盾不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应该再加上如何总结、如何归纳。
  3. 静态的这种理论真的存在吗?究竟理论是理论,还是高级的、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呢?如果理论存在,为什么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么艰难,反倒是简单的实用主义获得了良好效果呢?
  4. 方法论的使用是一条很长的脑回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可以使用吗?

    下面试着写出笔者自己的回答。

2.1. 变化与变化的预测

人类很难预测出世界上的大多数事件,因为:

  1. 不同的事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核,因而必须单独建模
  2. 很多事件都是不可导的,形势会突然发生变化

但是,但是,目前来看,或许有两种最简单的模型可以帮助进行一些预测:

  1. 顽固模式。一个人过去怎么样,将来就会怎么样。一个公司过去一直在作恶,那么未来呢? 这就是最简单的预测模型,适合绝大多数情况。
  2. 指数模式。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前沿科技,基本上是指数增加。
  3. 线性模式。适合剩余的所有情况。

2.2. 矛盾的总结与构建

笔者的经验是,关于矛盾的总结,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对局势进行现象学分析,包括:

  • 参与这个局势的,都有哪些主要对象?
  • 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彼此之间的诉求是什么?
  • 这些对象谁的力量大,谁的力量小?
  • 得到矛盾的结论。

下面试着给出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按照以上步骤:

  1. 主要对象:
    1. 中央;
    2. 地方政府
    3. 无产者(工人,码农,服务员,硕博研究生,所有非拥有固定职业的打工人)
    4. 国家小资产者(大学教师,拥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医生,银行、国企等员工,底层公务员等等)
    5. 私人小资产者(商贩、自食其力的各类店主,私人淘宝店主等)
    6. 资产者(老板,部分大学教师,拥有房产、公司、机器、股票、基金、比特币等金融属性物品并占据自身财富大量比例的人)
    7. 西方国家。由于文化等的剧烈差异产生的文明级别的对抗。
    8. 农民
  2. 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
    1. 中央依赖地方完成政策,地方需要依赖中央获得权力许可
    2. 中央需要为整个社会负责,即调和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不能出现过于激烈的矛盾
    3. 中央必须在维持各角色关系温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
    4. 地方要为该地方的社会发展负责
    5. 无产者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获得进入市场的门槛(如学历、实习经历)和金钱,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来维持所谓“现代文化”下的生活。
    6. 小资产:他们希望社会稳定,同时自己的后代不能沦为无产者。
    7. 资产者:资产者比较复杂,它首先需要维持自己利润的滚雪球增长
    8. 资产者希望谋求自身地位的稳定,但不担忧后代论文无产者的问题
    9. 资产者存在民族叙事,他希望借用主权国家之间的掣肘来降低自身的资产风险
    10. 小资和无产存在矛盾,但一般无产有求于小资
    11. 国家小资与资产一般是合作关系,私有小资与资产则是对抗关系,在自由主义下,私有小资会逐渐降落为无产
    12. 私人小资和国家小资之间矛盾不大
    13. 资产和无产之间存在对抗关系。资产希望更多地获得剩余价值。
    14. 中央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矛盾
    15. 地方与西方国家之间不存在矛盾
    16. 资产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矛盾
  3. 各对象的诉求
    1. 中央:希望地方不要乱搞
    2. 少数地方:政绩,金钱
    3. 无产者:减少加班,稳定的工作,足够的金钱来面对房价和彩礼
    4. 资产:稳定的营商环境,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低廉充足的劳动力市场
    5. 私人小资:介于无产和资产之间
    6. 西方国家:中国完蛋
  4. 力量分析对比
    1. 中央VS地方:地方占优
    2. 资产VS无产:资产绝对占优
    3. 中国VS西方:目前来看,西方占优
  5.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 表述1:……

2.3. 理论的用处

待补充。现在还没有感觉

2.4. 如何使用方法论

方法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十分麻烦。笔者认为,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 管理自己。
  • 斗争。

如何使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种模式切换,即,主要包含三种模式:

  1. 巡航模式。这种模式仅面向于日常琐事,可以直接凭直觉干。
  2. 深入思考模式。这种模式对待头疼的问题。需要运用方法论。
  3. 一生模式。这种模式对待可能会对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必须从究极问题开始捋一遍。

Author: Zi Liang (liangzid@stu.xjtu.edu.cn) Create Date: Thu Mar 9 19:53:01 2023 Last modified: 2024-03-09 Sat 20:56 Creator: Emacs 28.1 (Org mode 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