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论》)本地分枝络小结
Table of Contents
电子书资源见维基书库,但是我又发现好像这个版本更好,目录更清晰: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4/T30n1579.pdf
或许后面还会重读一遍。
笔者曾两次阅读《瑜伽师地论》,第一次阅读是在上海,仅到十七地的“意地”便停止了。原因无他,繁杂琐碎而已。后来研三无事,爬慈恩寺、涉雁塔,方重新动念阅读此论。未料此番阅读如此通畅,故于此记录之。
1. 本地分
所谓“地论”者,主要论“地”也。何为地?或谓“修行境界”,然何以有“六识”?所谓“地”者,当译为“支流”、“组件”、“现象类别”等类。此地略有四类:
1.1. 解法相。
对“我”面前诸法相(现象)的剖析与总结。此包括面向色界诸色相的“五识身相应地”与包含无色界诸余蕴的“意地”。由于意地统摄受想行识,心法繁杂,故为重点。余切在分析诸地时,侧重观其本性如何,所依如何,所缘如何,助伴者何,可作何业等等。
1.2. 解方法。
对佛所说止观之法作解,论修行禅定的七地: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摩四多、非三摩四多、有心、无心。其思路为:先观自身,知苦海浮沉,而后寻伺清净、解脱、真如,以消烦恼、所知二障,此之为“有寻有伺”。当内心以清净为本能,故无需寻,唯伺此清净、解脱、真如自至,所谓“无寻唯伺”尔。然清净乃本来清净,解脱乃自解脱,所谓本来无一物,故最后当舍掉“伺”之心,方为真清净、真自在,故有“无寻无伺”之解。综上,可得如何修三摩四多,此为三摩四多。知何为三摩四多,故可知何非为三摩四多。有心无心者,乃总结前述五地(五识、意、寻伺是否有)也,除无寻无伺地中的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外,其余皆是有心地。笔者附:当知此三类三摩四多禅定境界仍为法,其中诸番善、恶、无记性质仍为法、法相,故此论仍侧重于为此诸多法相作解、作分别,可于此学法、修法、证法,然当知此说法所为为体察,而非指导手册也。
1.3. 解何以得方法。
对佛所说何以得三摩四多之支流作解,论得道的三地:以闻而得,以觉(或曰,悟)而得,以修而得。以此书脉络,或许声闻乘偏于闻,独觉乘偏于觉,菩萨乘偏于修。然当知声闻亦有修,菩萨亦有闻觉也。
1.4. 解成佛法门与修行境界以对应何以得此方法。
对佛所说法之流派作解,论到达彼岸的三种途径:声闻、独觉、菩萨。所谓声闻,当知此法可解烦恼,破我执,修之以观苦、集、灭、道四圣谛为主,即能通过器世的“成坏住空”与有情世间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缘起缘灭”所起的“不自在”相了知“无常”,能通过观自我的五蕴体会到无我与空,由此察觉到苦的存在。而后,细致地分析苦,以体察苦的诸相,即以爱为因、因集而集、由接续而起、以种子摄受为缘,由此了知“何为集”。基于苦与集,则可灭此苦,证清净,得所谓的“道“。所谓独觉,独觉之义也,此处略。《十七地论》一书,主要解菩萨地。其所述又十分繁琐复杂,此处仅以笔者之解作此拆解,以示脉络。略述菩萨地之诸法相,功包括种姓、发心、自利利他、真实义、威力、成熟(诸漏尽)、菩提(得智慧)、初持瑜伽之种姓、施、戒、忍、精进、静虑、慧、摄事、供养亲近无量、菩提、功德、随法瑜伽之菩萨相、分、增上意乐、住、究竟瑜伽之生、摄受、地、行、建立等种种。由此可知,静态地,菩萨当有根器,发心,了如来之真实义,最终成熟、得菩提。如何修呢?即瑜伽。也就是,初持、随法、究竟。初持者,如佛所说诸等行,最终可得菩提。随法,未细看,略。究竟,未细看,略。此处单解何为”真实义“。真实义者有四种:对器世无常的真实理解、对道理的真实理解(不懂)、对人生诸烦恼的真实理解和破除、以及对法我真谛的真实理解。所谓器世的真实理解,当知所谓世间为妄有、假有、缘有、无相实有。所谓道理真实义,没理解。所谓烦恼障解,当知四圣谛,且能以止观之法解之。所谓面向所知障的真实义,则是在”无我“之上破解恶取空了知诸法非空非有(所谓中观),即”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无分别“。
1.5. 解彼岸
即涅槃,以论寂灭果。有二:有余依与无余依。若证阿罗汉果,可灭除“后边依“外所有依。何为后边依?不知。
以上五类即为《十七地论》本地分脉络,总结一下即为:法相二、禅定相关七、所成法三、所成法对应乘三、有无所依二,共计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