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是如何被拒掉的?

最近在帮忙审稿三篇论文,按照学长的说法,这些论文多是一些水文,只需要从这些水文里挖掘出一些相对不错的论文(十分之一),其他直接reject就好了。这给我以巨大的震惊——我过去都是以一个投稿人的身份来写我的论文的,第一次,我竟然有了生杀大权,要去拒绝掉别人的论文了!虽然我自信自己论文的质量比这些论文更强,投的会议其审稿也更加复杂,但我仍然深刻地感觉到:一篇论文被拒掉,实在是一件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我总结了一篇论文被拒的通用借口,希望我不要撞在这些枪口上:

  1. 写作问题。The authors should re-organize the submission. The current version is difficult to read and understand.
  2. 实验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和SOTA结果进行比较。 There are some state-of-the-art methods that are proposed for xxxxxx, but they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s.
  3. 图、试验结果不清晰;主要问题是字太小,不然就是图上缺少一些明显的标记,用以告诉读者这张图试图表达什么。
  4. 实验太少;
  5. 论文太扁平化;
  6. 不够novel,contribution不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晦的、通用的万能拒绝模板,那些模板适用于审稿人对论文直觉不好同时又不屑于详细了解论文的情况时使用,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在我阅读这些论文时,作为一个焦躁的审稿人,我的直觉是这样的:

  1. 论文题目和摘要非常重要。因为就像谈恋爱一样,他们决定了审稿人对论文的第一直觉。第一直觉意味着:如果第一直觉是好的,后面只要别太拉跨,论文就可以被承认。在我以审稿人的身份阅读别人的论文时,我发现当我阅读完题目——如果题目不够出彩(大多数论文的情况),那么我会对该论文处于一种中立的情感之中,在我阅读摘要时,如果摘要出现了明显落后的技术或者简单的combination,那么我会大概率拒绝掉该论文;换而言之,当我阅读完题目和摘要,我所想的可能就是编辑accept或者reject的理由了。
  2. 工作量很重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工作量决定了一篇论文是否可以被接受。如果提交一篇拥有大量图片、表格、样例等数据的论文,那么这篇论文就拥有更大的概率被接收。我希望我以后的每一篇论文投稿,都具有足够的实验,同时塞满我的附录。通过充足的实验数据,一篇论文更容易被认可,即使这篇论文的创新性可能不是很大;
  3. 图和表格很重要。此处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让读者不需要看正文,单凭图片就可以理解整篇论文的工作;让读者不需要看实验文本,只需要看曲线或者表格,就可以理解我们的方法和已有方法的差距。
  4. 论文撰写尽量结构化。结构化是指:这篇论文提供大量的索引,可以让审稿人快速找到他所感兴趣的地方。所以尽可能地分条分款。

这也算是为我自己所提的要求吧。

(当然,目前来看我的英语甚至都不达标……)


Author: Zi Liang (liangzid@stu.xjtu.edu.cn) Create Date: Wed Dec 8 10:05:19 2021 Last modified: 2024-03-09 Sat 20:56 Creator: Emacs 28.1 (Org mode 9.5.2)